images/activitybtn0.png
images/artbtn0.png
images/fictionarybtn0.png

張萬傳首頁 > 魚畫魚話> 台灣 > 繪畫 > 張萬傳

張萬傳 藝術家簡介

狂野奔放 灑脫細膩柔軟心-張萬傳
文:吳秋旻
圖:張萬傳網路美術館提供
愛魚成痴 生活行動藝術家
人稱魚痴畫家-張萬傳,西元1909年5月28日出生於臺北的淡水小鎮。擅長速寫,作畫重在形體的抽象描繪和色彩的運用,其用色大膽,線條不拘泥形式的作畫風格,融合了野獸派和表現主義的特色。   張萬傳老師是一位生活行動藝術家,創作七十幾年未曾間斷。愛魚吃魚更愛畫魚,在其繪畫的生涯裡,魚的創作品,累計了約有六百八十張,畫作數量之多,堪稱日治時代畫家之最。尤其魚的素描很是精彩,從畫裡也可窺見老師揮揚灑脫、豪放不羈的性格。   一生畫魚 對父親的感念 老師『萬傳』的名字由來,實取自臺語『慢傳』,來自父親久盼得子之意。老師畫魚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父親喜愛吃魚的原故,更藉著畫魚表達其對父親深厚的感念之情。  
因禍得福 牽手伴一生
民國38年,受二二八事變影響,避難於金山,曾經嚐試以捕魚為生,對魚也有了更深的感情和瞭解。在隱居期間,結識了妻子許寶月女士,在其一生作畫的歲月裡,妻子細心的照顧與支持,扮演了重要幕後推手的角色。   兒孫滿堂 情繫畫魚樂 兒媳黃秋菊回憶道:家中的三餐,桌上一定有魚,做媳婦第一個要學的事,便是不能把魚煎破。每當魚買回來後,經過洗滌條理後,要先放置盤中,端去給老師畫完後才能下鍋煎煮。煎煮後,亦要放置盤中,端去給老師畫,完成後,這道魚才會回到餐桌上。   端魚作畫如傳承般,從婆婆到媳婦到孫子,這個上菜的順序不曾改變過。秋菊猶記,兒子一歲剛學會走路時,每每家中油煙機聲嗡嗡響起,兒子便乖乖的坐在飯桌前等著魚煎好,要準備端去給爺爺畫。那段時間,常常上演著魚從盤中掉落到地板,兒子的小手扶著樓梯一手端魚,要給爺爺畫的情景。   有一回,家裡煮的是白帶魚,必須一截一截切開後再煎煮,兒子看到魚煎好,就很開心的端去給爺爺畫。爺爺看到魚就說:這魚一截一截的怎麼畫?便不準備畫。只見小孫子哇的哭了出來,爺爺只得趕緊把那一截一截的魚畫下來,這才止住了小孫子的眼淚。家人間的感情便在愛魚畫魚這上面連繫著,彼此也享受著這樣的互動。   張萬傳老師過世後,媳婦黃秋菊與學術各界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,於民國97年出版『張萬傳百年紀念展畫冊』,並在網路建立「張萬傳網路美術館」詳述其生平及展示完整作品集,更不定期舉辦個展,讓豐富的創作生命力找到得以延續的平臺。  

    代表作品
  • all

  • 繪畫
  • 雕刻
  • 陶藝
  • 手工藝
  • 其他
會員人數:334人 訪客人數: 台灣藝魚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3 TAIWAN Art Fish Associa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