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s/activitybtn0.png
images/artbtn0.png
images/fictionarybtn0.png

許旭倫首頁 > 魚畫魚話> 台灣 > 陶藝 > 許旭倫

許旭倫 藝術家簡介

爐火熱情‧流水細緻─以陶藝展現海生風貌
文/陳儷文 圖/游忠霖、許旭倫提供

以台灣海生風貌在各大競賽中屢獲佳績的許旭倫,不論是寫實刻畫野柳風蝕地貌的《土漾》系列,或是呈現人類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的《變調的珊影》、《過客》和《連結》等作品,在在看出許旭倫老師對大自然,特別是對海洋的熱愛。

認為創作喜歡的作品才是長久之路,相對於陸上動物來說,「海洋生物的顏色多變,所以看起來更加生機盎然。」許旭倫老師從學生時代便喜好攝影,經常乘火車至淡水,只為了拍攝招潮蟹、彈塗魚這些當地特有生物的姿態。

靈感來自盤中飧
劉老師陪妻子回娘家途經宜蘭時,總會在大溪漁港駐足,只為了新鮮可口的小卷。若問許老師創作一系列海洋生物的靈感,會得到這樣的回答:「吃的時候就想到了」。2004年榮獲大墩美展第二名的《游魚─魷魚》,以及得到第四屆臺北陶藝獎創作獎的《亙古的傳說》,皆以小管為題來描述不同的故事。而以5個魚頭組合而成的《魚頭山》,難道也是從食物中得到靈感嗎?「沒錯,那是一盤炸虎頭魚,」許老師理所當然的回答:「邊吃邊欣賞呀!達文西也曾靠解剖人體而更加瞭解人體的構造呢!」

憑藉曾開發釉料原料的經驗,許老師至今仍積極開發釉色,對於窯變的掌握度也十分成熟,即使是漁業署指定2009國際美食展的指定伴手禮《龍膽石斑》,從設計到完成200件成品只有一個月的時間,許老師也完全不假他人之手。廣受好評的動物系列,每件作品也都是由許老師親自噴色。「生物的表相非常豐富,皮紋必須靠多次上色來表達。」指著可愛海龜身上窯變後極有特色的斑點,許老師說:「這才是我的立基點,也是以量為主的工廠無法做到的。」

美善實用 創造作品價值
除了純欣賞之外,許旭倫也注重作品的實用性。如魚形茶壺乍看之下似乎單純,但開發過程並不簡單。考慮到魚皮的亮澤度和魚身的飽滿度還不夠,壺柄的設計更需巧思:以伏在大魚身上的小魚為柄,需以中空方式製作以免燙手,又要避免圓滾滾的魚兒燒製後成了乾扁扁的「魚乾」。

有時見到靈感來源,腦中自然浮現出畫面,但還是得實際做出成品才能論斷。如同難度極高的小管系列,做個2、3件就夠了,這些栩栩如生的超級寫實作品將來會越來越少。「寫實等於有標準範本,之後的延伸我會提高抽象比例,以技巧克服需要表現的感覺。」熟悉各種技法和釉色許旭倫,未來將更能以抽象手法表達含意豐富的意境,也讓人對許老師的海生創作寄與更深的期待。  

    代表作品
  • 游魚_魷魚
  • 鮪魚
  • 龍膽石斑茶壺

  • 繪畫
  • 雕刻
  • 陶藝
  • 手工藝
  • 其他
會員人數:334人 訪客人數: 台灣藝魚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3 TAIWAN Art Fish Associa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