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s/activitybtn0.png
images/artbtn0.png
images/fictionarybtn0.png

吳萬富首頁 > 魚畫魚話> 台灣 > 陶藝 > 吳萬富

吳萬富 藝術家簡介

用陶藝為海洋發聲  吳萬富

文/ 吳珮菁   圖/游忠霖、吳萬富

隨著海浪的起伏,尋找著可以隱身之處
受污染的海水有如泥淖,寸步難行
家 是唯一的想望

愛海、親近海、保護海
海洋污染、環境變遷等議題,一直是現在人類不斷討論的問題。有位愛海的陶藝家,體認到應該要以實際的行動為海洋發聲,因而創作出一系列的陶藝作品,紀錄他對海洋的感動及擔憂的心情,希望能將海洋生態之美及保育的觀念帶給民眾。他,就是吳萬富。

從小喜愛釣魚的吳萬富,一開始的作品大多以魚為主題,呈現出海洋生物的美麗及神秘的樣貌。後來慢慢將自身的感觸加入作品中,具像中帶有情境,讓觀者也能深刻感受到他寄情於作品中的心情。曾經有人在吳萬富的作品前一看就看了兩個小時,彷彿是深深地進入吳萬富構築出的海洋世界,體會那些生物生活在污染環境中的痛苦及悲哀。 吳萬富在1990年的作品:尋隱,就是看到當時北海岸遭受東方佳人號漏油污染的事件影響,慘不忍睹,因而激發靈感。這件作品以珊瑚礁肌理,描繪出北海岸特有群礁。並把珊瑚群礁立體化,創造出多層次的立體空間、建構潮間帶豐富生活場景。而作品上孤單的章魚,則代表現代人面對生活環境的惡化和生態失衡及社會亂象的心痛,將潛意識裡欲「逃離」的心境寄情於作品中。

創意,是作品的核心價值
因為喜歡捏塑而進入陶藝的世界,吳萬富並不把自己的作品侷限在拉坏機上。在他就讀國立藝專時的一位教授說:「不管再怎麼拉坏,都還是圓的。」受此影響,吳萬富以不同的技法,堆砌豐富的想像,碰撞出不同的火花,讓陶藝作品脫離既定的外形,令人眼睛為之一亮。如模擬珊瑚礁肌理的技法,就是吳萬富在偶然中發現,而燒出來的成品就像真的珊瑚礁附著在石頭上。此技法也讓他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作品。吳萬富認為:技法是玩出來的,要動手去做才能發現屬於自己的東西。也鼓勵學生要動腦,因為創意勝過一切。

越”養”越美麗的作品
吳萬富的作品除了富有深刻的內涵外,也會依主題與不同的媒材結合,例如木材或金屬,讓作品成果更有力。除此之外,還會將作品先放置於庭院中,一段時間後,作品自然會與環境融合,長出一些青苔、或不經意的有小種子在陶藝品上發芽,感覺更富有生命力。他驕傲的說:「我的作品是可以養的,越養會越美麗!」現在吳萬富正為下一個個展創作新的作品,期待他為我們帶來海洋世界不同的面貌,讓我們對環境能有不同的省思。    

  • 魚殤_吳萬富提供
  • 再生_吳萬富提供
  • 尋隱_吳萬富提供
  • 黑水悲歌 結合多種素材,應用具象的魚造型,來表達海洋環境生物問題。大量污染物質垃圾排入海洋,使原本清澈的海洋為之變色。為了突顯環境污染嚴重,為視覺的強大效果及意識的貫穿,讓具象的魚開膛剖肚,強烈祭出海洋死亡的聳動情境與畫面。並且使用鮮豔、對比的色彩去強調複合物件元素,讓整個作品發揮十分搶眼的震撼效果。期待給觀賞者產生震驚,驚醒我們聰明的人類。海洋生物學家厄爾說:「威脅海洋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根源,那就是人類的『無知』,人們不明白珊瑚礁的命運是與人類命運分不開,大鯨的死亡就是人類的死亡」。希望作品結合生態、保育、藝術創作的力量,讓創作再次幫海洋生物發聲,喚醒人類文明史中環保迷思。 (資料提供:吳萬富)

  • 繪畫
  • 雕刻
  • 陶藝
  • 手工藝
  • 其他
會員人數:334人 訪客人數: 台灣藝魚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3 TAIWAN Art Fish Associa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