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s/activitybtn0.png
images/artbtn0.png
images/fictionarybtn0.png

吳小枚首頁 > 魚畫魚話> 台灣 > 手工藝 > 吳小枚

吳小枚 藝術家簡介

漁村手作達人──吳小枚 < br/ > 南方澳媳婦吳小枚,透過DIY手作,將海港文化融入生活,並與更多人分享 < br/ >   文/黃瀚瑩 圖/游忠霖 < br/ >   文:   < br/ > 在南方澳港邊,在櫛比鱗次的特產店之中,有一戶民房顯得格外風格獨具。水藍、粉白與溫潤的棕色色塊,首先吸引了人們的目光,仔細一看,還會發現騎樓下有一塊小巧別緻的花園,大門上掛著一只大船舵……不知情的人,還會誤以為這是一間手工藝品店,或是風格咖啡廳。其實,這是宜蘭媳婦──吳小枚的住家兼工作室。從桌椅、吧台、檯燈到裝飾品,大都是由吳小枚親手製作,而吳小枚的巧手,也巧妙地將濃厚的漁村風格融入這些DIY的家具、家飾之中。   < br/ > 吳小枚是台南人,已經嫁到南方澳十多年。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後,吳小枚曾經在台北的雜誌社擔任編輯,但心中卻一直無法適應城市生活匆忙的步調,最後決定跟著夫婿遷居南方澳,成為全職家庭主婦。「在從前,漁村文化對我而言是很陌生的,但搬到南方澳後,也許是耳濡目染,讓我在不知不覺融入了港邊生活,一切都很自然。」吳小枚說。除了以海港為家,吳小枚的公公陳傑,更曾是南方澳地區的知名老船長,漁船名為「春陽號」。   < br/ > 從小就喜歡閱讀、畫畫,長大後一頭栽入手作世界的吳小枚,對於海港文化從陌生到融入,到引發濃厚的興趣。她曾花了8個月時間進行訪查,寫下紀錄南方澳自然、人文點滴,140,000字的《海海人生》一書,字裡行間盡是她對南方澳化不開的情感;同時,吳小枚也積極投入社區活動,例如參與「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」舉辦的「鯖魚祭」,領著南安國小的孩子跳「旗魚陣」,敲「油桶鼓」,還與志同道合的社區居民,一起製作了一條6公尺長的大鯖魚於內埤沙灘火化,象徵對鯖魚的感恩之情,希望呼籲大家珍視逐漸被遺忘的討海文化,也展現出「海鮮文化」之外,漁村固有的純樸敦厚。   < br/ > 此外,吳小枚也嘗試將漁村素材融入創作中。搶救下來的船燈,仍在工作室裡散發光芒;大型的漂流木剖成兩半,就成為實用的大桌子,與當成桌腳的船錨結合得天衣無縫;廢棄浮球削去四分之一,再經過上色,就成為張著大嘴的大青蛙,也是獨一無二的洗手台;掛在天花板上的魚鉤,是方便的吊物架;廢船窗框加上塗了黑板漆的木片,就成了留言版;漁網配上漂流木,襯著漁船模型,則讓住家的小角落也自成縮小版的漁村風景……   < br/ > 雖然吳小枚自謙對手工藝是「樣樣有興趣,但樣樣不專精」。但她勇於學習、嘗試的精神,在以下的故事中可見一斑:多年前,吳小枚認識了南方澳「大魚旗」的習俗(新船下水時,船家的親朋好友,會送來印著大魚圖案,上面寫著「祝大漁」、「祝滿載」等吉祥話語的旗幟,讓船長掛在漁船上)。吳小枚說,現在的「大漁旗」大多是印刷製成,但過去的「大漁旗」,則是以特殊的「糯米染」製作,色澤豔麗、構圖活潑,那種手工的觸感,是機器無法取代的。但可惜的是,糯米染幾乎已經失傳,吳小枚雖然曾經嘗試摸索,卻總有突破不了的瓶頸。最後,她決定去學與「糯米染」之間有不少共通點的「蠟染」,並嘗試採用漁村傳統染材──薯榔(一種多年生籐本植物的地下根塊。其紅色的汁液不但可以染布,且有富含膠質的黏液,可以讓纖維變得更堅韌。因此在尼龍漁網問世前,漁民常用薯榔染漁網,讓漁網更堅固耐用)。染出一點心得後,吳小枚也帶領社區居民、外地遊客製作大漁旗、體驗薯榔染。   < br/ > 吳小枚說,她辦活動、紀錄文史、寫書、做手工藝……其實都沒有懷抱什麼特殊的使命感,「一切好玩就好」。但是特殊的漁村文化,卻也在點點滴滴之中,被賦予了嶄新的生命,進而被保存、傳承下去。  

    代表作品
  • all
  • 以鐵鍊銜接著魚鉤,是小飾品的吊物架
  • 回溯傳統南方澳「大漁旗」的習俗,採用漁村傳統染材-薯榔,染出失傳的手藝

  • 繪畫
  • 雕刻
  • 陶藝
  • 手工藝
  • 其他
會員人數:334人 訪客人數: 台灣藝魚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3 TAIWAN Art Fish Association.